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民俗节日的真味

发表于2008-06-13
 
    “二月二,龙抬头,开春梨,鞭春牛;三月三,桃花浴,还有清明和寒食;五月端阳龙舟赛,小孩子要把彩线带;七月七,葡萄架下听织女,遥看天河两相聚;八月十五打月饼;九九重阳把高登;数九九,喝腊八,腊月廿三送灶王,腊月三十迎除夕,欢欢喜喜到初一。”谁还记得这首一代一代口口相传的顺口溜?上哪儿寻找味道纯正的中国节? 民俗节日,民族的盛典
洋节进入国人的生活,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、互相融合的一种现象。目前年轻人对洋节是有选择性的,喜欢过的洋节主要是圣诞节、情人节、母亲节、父亲节等,为的是增进朋友之间、亲人之间的友情、爱情和亲情。喜欢过洋节并没有什么不好,但不能因此而疏远了自己的传统节日。
许多人认为,民俗节日之所以越来越被人们所漠视,其中一个主要原因,是民俗节日的“味道”越来越淡了,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。
民俗节日的“味道”,主要应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,一是它的文化内涵,二是节日特有的民俗形式。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地流失,许多人只知节日名称,而不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。就拿端午节来说,它原本是一个防疫祛病、避瘟祛毒、祈求健康长寿的节日。这个节日源于我国远古的祭龙日,用龙的威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。
在端午节的活动中,自古以来就有了赛龙舟,用五彩丝线缠粽子、缠手足腕,用楝叶包米棕,采插艾叶、菖蒲,取蟾酥,涂饮雄黄酒,调制朱砂酒,人身上及屋内各处悬挂香包等等,这些都和上述节日主题息息相关,以后才渐渐加入了纪念地方名人的内容,例如长江中游湖南、湖北楚地纪念屈原,长江下游江浙吴地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及孝女曹蛾等。多年来报纸书刊上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,总是只讲它是一个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,这未免过分片面地强调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,结果,在相当长的年月里,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,逐渐失去了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,以至于现在许多人过端午节只知道玩龙舟、吃粽子,从整体上冲淡并损害了一个全民共享的祝福祝寿、企盼吉祥的美好主题。
有人把“七夕”称之为中国的“情人节”,它来自于一个优美的神话传说————牛郎织女“天河配”的故事,“七夕鹊桥相会”是神话传说中的精美之笔。“七夕”是对那些不屈不挠追求爱情的人的讴歌,也是对“此情若是长久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的爱情观的肯定,完全不同于西方情人节所提的那种“不求天长地久,只求曾经拥有”的及时行乐的爱情观。然而,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,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对它感兴趣了。一位社会学家就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他说:“七夕之所以热闹不起来,是因为该节日没有一个统一的、适合年轻人活动的‘节日载体’。而在西方情人节里,有情男女互送鲜花、巧克力,既简单又浪漫,往往容易吸引年轻人。‘七夕’传统活动大都在乡村进行,如祈祷祭拜、穿针引线,难以让城市人接受。如果想让‘七夕’受到城市年轻人宠爱,就要对活动内容作一些创新,使之既符合又区别于西方的玫瑰、巧克力,真正具有中国传统特色。”
与春节、“五一”“十一”的7天长假相比,公众过中秋节的方式更是显得单调。据《中国青年报》的调查显示,今年的中秋节,人们的活动无外乎“跟家里人团聚”(42%)、“吃月饼、赏月”(27%)、“看电视晚会”(11%),还有13%的人“根本不过,跟平时没什么区别”,选择其他方式的仅为7%。过节的全部内容似乎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大吃一顿。
春节过得“没劲”也是大家的共同感受,“没劲”的根由却各有不同。在城市,气候、农时的变迁与人们生活的关联度小了,对春节的重视程度自然降低;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,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;现代交通通讯便利,地球成了一个小“村”子,一个电话、一张明信片,就可代替上门探望;个人独立倾向增加,群体意识、亲情观念弱化;生活水平提高,昔日年三十才能品尝到的美味佳肴,如今不再吸引人了;社会安定寿命延长,不再有朝不保夕的危机感,传统春节的存在基础趋于消融,春节与平日一般无二,焉得不“淡”?而导致春节淡化的众多原因中,又有不少人归因于禁放烟花爆竹。春节是由一系列仪式、活动构成的。放鞭炮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。春节时人人快乐,最快乐的是孩子,有道是“孩子望过年,大人望种田”。孩子们快乐,主要是放鞭炮、吃穿。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,节日便有了氛围;缺少了鞭炮,孩子们便蔫了,自然影响到大人们的情绪。在关起门来过年的城市里,在日益疏离的人群中,没有了鞭炮声,春节与平日一样静悄悄,人心激不起荡漾和冲动,何来节日感觉?
民俗节日怎样过
不妨以邻为鉴
“江陵端午祭”是韩国江陵市市民祈求丰收和安康,举行摔跤、荡秋千等游戏的大型民俗活动。据韩国学者考证,端午祭的内容在“朝鲜时代”南孝温的《秋江集》中就有表述,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来被追溯到1000年前。据韩国学者介绍,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,韩国人向往现代化,到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,在这期间,西方文化受到重视,却忽视了本土文化。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感到,文化上的全盘西化,将使民族文化逐渐枯萎失传,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,韩国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受到了重视,民族文化的遗产作为“无形文化财产”被保护起来。1960年,韩国中央大学的任东全教授发现江陵市搞的端午祭活动规模最大,很有特色,于是写了调查报告,向文化观光部申请确认其为“重要无形文化遗产”。由于评委们对民俗文化缺乏了解,任教授一个个找评委谈,直到1967年,江陵端午祭的盛大活动才得以恢复,并呈现出发展趋势。端午祭民俗戏最有特点的是官奴假面舞剧,巡回在各城隍堂演出,幽默谐趣。其他民俗游戏有荡秋千,角力,投壶,民谣演唱等,最后一项是“乱场”,实际是一次大规模的综合集市,有点像中国的庙会。
日本也很注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。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“国宝”,日本最多的国宝是寺庙,很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,如京都的金阁寺,奈良的东大寺、招提寺等。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,很多地方已经彻底改变模样,但作为无形的文化传承,日本人延续了几百年前的生活习俗和形式。每年各地例行节日很多,举行的活动各式各样,比如歧阜县的高山节之类。东京的隅田烟火大会每年8月都要举行一次,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每年的烟火大会都有上百万人观看。虽然只能从高楼大厦的夹缝里观赏,但五光十色的烟火在楼与楼之间升腾,还是会引起阵阵欢呼声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日本人并没有把传统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,传统并没有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。
复兴民俗节日
我们该做些什么
友人赴欧洲旅游时正赶上两个国家的国庆,回来后十分感慨:人家过国庆,不惟国旗满眼,商家居民更自发装饰着社区建筑,大街上到处是身着民族盛装的人们,一脸出自内心的自豪与快乐,绝非为了表演和作秀。对比之,我们的节庆,虽则活动众多,总觉得大众参与不够,对民族文化的张扬不够。除了有东方民族的内心含蓄性格等因素外,也与我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意识和对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的研究、保护与推动不够有关。
西望欧洲,再看东邻,我们面对民族传统节日的疏淡不能只做无谓的叹息,而应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保存和弘扬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。在这方面,政府、社会组织、新闻媒体、学校、商家乃至每一位民众,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政府在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复兴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传统节日虽然是历史形成的,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,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,像滚雪球一样,从原来很简单的原始形态逐渐演变发展,最后形成了固定的模式、主题和形式。它的形成,除了民众的力量,行政的力量也非常重要,它的兴衰也都是由历代的政府提倡和反对决定的。
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,在民俗节日期间多组织一些民俗活动,让民俗节日红火起来。即使政府把某个民俗节日定为法定假日、光靠放假民俗节日仍然热闹不起来。春节不是放了7天假吗?但很多人仍然觉得越过越没味。看来,要寻回传统节日的“味”,关键并不在于放假,而在于增加欢庆节日的内容。猴年春节,香港市民与来港旅游的客人一道欣赏了音乐灯光会演、花车巡游及烟花表演,过了一个红红火火的中国年;另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,香港各区共举办9场龙舟赛事,无数中外游客和香港人一起吃粽子、看龙舟赛、泡“龙舟水”,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。当传统节日在内地越过越淡的时候,在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,为何却能保留着这种浓浓的节庆味呢?究其原因,与诸多民间团体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不无关系。
教育部门在组织编写学生教材和学校在进行教学时,应注意把更多的民俗文化融入进去,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够接受更多的优良民族文化传统教育,使青少年更多地了解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,以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与保护意识。
媒体应该系统地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。民俗文化本身是非文字的东西,要把非文字的东西通过传媒系统化,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、体系化的东西。通过传媒,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、拍摄,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,加以引导。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,可以通过多种形式、有体系化的进行宣传。另外,就是要多深入民间去采风,多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情感,多报道一些民俗活动,这样才能把民俗文化宣传搞得很鲜活。近两年中秋节,新闻媒体用了大量篇幅报道了陈年月饼馅、月饼大战、天价月饼的新闻,但少有鲜活的民俗文化活动报道,说明新闻媒体的目光还只是局限在大城市、大商场里,而没有真正深入民间采风。
一个节日过得红火不红火,商家的炒作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拿西方的情人节与中国的“七夕”作一个比较,离2月14日情人节还有10多天,商家促销广告便铺天盖地而来,“情人节套餐”、“烛光晚宴”等活动早在1月中下旬就已经开始推出。为了营造“罗曼蒂克”氛围,一些商家还用玫瑰、巧克力、烛光整合设计情侣晚餐。部分酒店为了吸引情侣们的目光,在推出的各种抽奖活动中,把钻戒指、铂金项链等贵重的东西作奖品。而当“七夕”来临时,大多数商家并没有重视这个节日,也很少有促销的举动。这就难怪“七夕”节要比情人节显得冷落多了。要想让国产情人节真正获得年轻人的认同,赢得情侣们的青睐,让这个延续数千年的节日能够在洋节们的进攻下不至于归于沉寂,而是焕发出新的生机,只有在增加节日的文化内涵上形式上多下功夫,多做文章。
传承民俗文化更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每个民众的积极参与。家庭教育是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,比如端午节时,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包粽子、给孩子讲过节的故事等,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感情延续下去。
过去过春节,许多家庭并不看重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,尤其在城市的许多家庭里,字画、春联极为鲜见。而今则不同了,现在许多家庭开始仿照农村人的做法,有的在自家门口贴上一副春联,着实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;还有的把春联贴在客厅里,中间衬托一个“福”或“寿”字,光彩夺目,给人一种新的视觉冲击。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来,有意识地营造一些节日气氛,那么我们的民俗节日就会越来越有氛围,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就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。
发表于2008-06-18
 
上一页|1|
/1页